近年來,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積極推進智慧城管建設,探索創新超大城市敏捷、高效、智慧、智能的治理方式,以科技賦能、強化全周期管理,持續提升城市智慧管理水平,助力成都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,以高效能治理助力市民群眾高品質生活。
智慧城管整體框架基本形成
2019年成立以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智慧城管規劃建設運維工作領導小組,深入實施“互聯網+城市管理”戰略,建立“2162”智慧城管工作框架;2022年成立以委主要領導為負責人的成都城市管理“一網統管”聯合實驗室,通過課題研究和場景設計推動智慧城管建設。
編制成都市智慧城管“十四五”規劃,提出未來五年智慧城管發展目標和路徑,明確一批“十四五”期間智慧城管主要指標和支撐項目。
發布城市道路橋梁、城市照明、環境衛生、行政執法基礎數據規范4項地方標準和綜合管廊、戶外廣告招牌管理數據規范等10余項委內標準。
智慧城管應用場景縱深推進
成都市本級已建成業務管理系統23個,區(市)縣自建系統32個,涵蓋數字城管、道橋、照明、揚塵監管、執法監管等業務板塊,基本實現城市管理領域智能監管全覆蓋,真正實現“潤物細無聲”般的城市治理。
數字城管方面,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除東部新區外已實現全覆蓋,在全市域范圍建立市、區(市)縣二級平臺,完成信息系統集中部署。
市政設施監管方面,建成橋梁健康監測系統、道路橋梁管理信息系統等7個業務管理系統,創新運用BIM(建筑信息模型)技術,實現了橋梁設施的可視化、精細化、集成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,對城市重點橋梁實時監測運行狀態,確保安全運行,建立城市道路橋梁管理維護“一網總覽、資源整合、全程調度”的新模式。
占道施工方面,建成成都市占用(挖掘)城市道路信息管理平臺,實現項目審批、項目點位、過程監管、違法違規等數據共享和施工項目全鏈條閉環監管,辦件時間相較以前縮短一半以上。
執法管理方面,運用成都市綜合行政執法智慧服務平臺,實現城市管理執法全流程線上辦理,為執法有證可依、監督有“屏”為據提供支撐,實現指揮調度的可視化、扁平化。
城市照明方面,建成成都市城市照明綜合監管平臺,實時獲取城市照明環境運行狀況,實現對城市路燈和景觀照明設施的開關燈時間控制和數據監測。
揚塵監管方面,建成工地揚塵監控及建筑垃圾運輸處置信息和監管平臺,實現“5+2”中心城區建筑垃圾排放、運輸、消納、監督等環節智能化監管。
數據資源管理工作體系基本建立
開展數據大會戰,制定《政務數據資源共享管理辦法》,構建城市管理基礎數據資源庫,在全市數據目錄體系內細化制定了包括133個數據大項、299個數據小項、3359個數據字段的《城市管理數據資源目錄》,基本建立起數據目錄體系。
完成城市綜合管理數據資源中心(一期)建設,匯聚8大類384.02億條數據,共享數據目錄246個,為市級部門提供數據共享接口120個,數據調用服務超過684.6萬次。
完善網絡安全體系。印發《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》,明確網絡安全責任主體,定期開展網絡安全檢查和漏洞隱患排查,建立網絡安全應急處置機制,提升網絡安全防護和應急處置能力,保障智慧城管“云上一座城”的安全運行。
城管城運分中心建設扎實推進
成立以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城管城運分中心試點建設工作領導小組,印發《市城管委智慧蓉城運行分中心試點工作方案》,明確試點建設的六項重點任務、主要職責、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,每周專題研究、及時安排調度。
明確“兩室兩中心”組織模式及常態、應急兩種運行管理模式,建立四級值班值守工作體系,打造市城管委“第二辦公區”,建立相應工作標準、運行機制和事件處置流程。
完成指揮調度體系建設,與市級城運平臺指揮調度系統和委屬單位、區(市)縣城管執法部門系統上下聯通,實現基于業務指揮系統和天翼對講系統直達單兵的終端指揮。
以城市管理高質量發展體征指數為載體,建立安全、整潔、有序、便民四個維度共387項指標體系,用分數表征城市管理工作體征;集成融合城市管理領域各系統的數據與界面,初步搭建“智慧蓉城城管城運分中心平臺”,主要包括城市運行一張圖、事件中樞、綜合服務、專業管理等模塊,匯聚道橋、照明、揚塵、執法、數字城管5大業務板塊數據和16個業務管理信息系統,基本建立城市管理“一網統管”機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