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深入推進“千村示范、萬村整治”工程,立足山區縣情,因地制宜、規劃先行,分類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,實現了“一處美到全域美、外在美到內在美、環境美到發展美、形象美到制度美”的轉型升級。
龍游縣面積1143平方公里,人口約40萬,至今已有2240年的建縣史,是全省最早建縣的13個縣之一。龍游商幫早在明清時期就躋身全國十大商幫,被譽為浙商之源。龍游縣入選了浙江省首批美麗縣城試點縣名單,并先后獲評多項國家級和省級榮譽稱號。
規劃引領一張藍圖繪到底
根據《浙江省美麗城鎮評價辦法》,龍游縣將全縣14個整治鄉鎮分為中心鎮、特色鎮鄉、一般鄉和中心村四大類型,明確不搞大拆大建,在服從縣域總規、鄉鎮控規的前提下,從縣級層面統籌,結合土地利用、旅游風景、交通道路、產業布局等專項規劃,科學編制《龍游縣小城鎮環境整治規劃》,以環境提升、功能配套、特色打造為重點,繪好規劃藍圖,系統開展小城鎮環境整治和美麗城鎮創建工作。
龍游縣定制了一套整治方案,以《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技術導則》和《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考核驗收暫行辦法》為基礎,制定《龍游縣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》,以創建鄉鎮為主體,委托省、市級專業設計團隊精心謀劃,結合各自區位、生態、人文、特色產業開展差異化定制,重要標志節點項目細化到效果圖,并公示征求群眾的意見修改完善,確保整治方案符合總規、科學務實,切實管用。
“首席設計師、駐鎮規劃師、鄉土文化師、建筑工匠師”的作用在龍游縣得到了充分發揮。當地組建專家服務團,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技術指導,通過網絡視頻、在線培訓等方式,開設“美麗講堂”直播授課、“面對面”幫扶指導活動,使基層干部從“門外漢”變成“行家里手”。立足于各鄉鎮的自然山水肌理和地域文化特色,在明確主題、彰顯特色、展現風貌等方面加強指導,避免千鎮一面。
為打好一場“群策群力仗”,龍游縣結合鄉鎮人大“請你來議事”和政協“請你來協商”平臺,多層級傾聽民意,問需于民。聚焦全域土地綜合整治、農房管控與改造、雨污分流等群眾呼聲最強烈、意見最集中的領域,把交通基礎設施、“一老一小”設施(老年活動室和食堂、幼兒園等)和充電樁、交通站、殘疾人盲道、步行綠道、停車場等民生設施改善作為首要整治內容。
分類實施因地制宜抓整治
龍游縣強力推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,成立了以縣委書記、縣長為雙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,將這項工作納入縣政府年度重點工作清單,與其他專項工作統一部署、統籌推進;建立市、縣領導對口掛聯小城鎮工作制度,市級領導掛聯指導中心鎮,縣四套班子領導掛聯指導一般鄉鎮,進行“一對一”蹲點幫扶,解決整治中的難點問題。明確鄉鎮黨委書記為整治第一責任人,每月召開比學習賽素質、比作風賽形象、比業務賽本領、比創新賽成果的“四比四賽”活動,縣領導督辦交辦整治任務,縣督考辦跟蹤督導銷號,“一月一通報、一月一排名、一月一點評”,掀起比學趕超的整治熱潮。
按照“缺什么補什么、亂什么治什么”的原則,龍游縣從源頭減存量、控增量,問題上墻,逐一銷號,補齊短板,全面開展“六亂”(亂扔吐、亂開車、亂張貼、亂拉線、亂擺攤、亂搭建)“六清”(清垃圾、清污水、清塘溝、清違建、清雜物、清殘垣斷壁)專項治理行動。全縣成立8個執法分局,借助智慧城管,對主干道路、商業街、農貿市場等重點整治地段全天候實時動態智能監管。老百姓紛紛反映,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是一項得民心、接地氣的惠民工程,實現了群眾多年期盼的建設美麗家鄉的良好夙愿。
針對整治項目量大、線長、面廣的實際,龍游縣按照項目自建和EPC(工程總承包)分類整治推進。對技術含量高、專業性強的項目,采用EPC模式實施,如古建筑修復、網線切割規整、高壓低壓地埋、標志標線施劃等;對鄉鎮協調有難度且專業性較強的,如駐鎮規劃師服務、強弱電整治、廢棄破舊國有資產危房拆除等,由專班協調相關部門統籌,縣財政、自然資源部門配套出臺《龍游縣項目招投標快速服務辦法》《龍游縣小城鎮整治用地保障意見》等一批管理制度,明確項目下放招標權限,由鄉鎮擇優報備,有效縮短項目審批周期,全力保證項目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部門協同產鎮融合提質量
龍游縣在縣級層面整合住房和城鄉建設、文旅、交通、水利、供電、通信等部門的項目資源,謀劃項目優先向小城鎮整治傾斜,開展沿江串鎮連村成景整治,做好后半篇文章,與人文彰顯、產業布局無縫對接,共同構筑藍天、碧水、凈土的“見山見水見鄉愁見生活”的美麗詩畫風光帶。在“綻放靈山江”項目實施過程中,堅持河道疏浚與美麗河湖建設、美麗公路并舉,通過系統謀劃、整體打造,形成合力,疊加串珠成鏈、生態修復和文化旅游“三大功能”,恢復改善河道生態功能,提高流域防洪能力。
文化為“魂”重傳承。龍游縣堅持保護和利用相結合,弘揚古跡文化,重新激活龍游上山文化、商幫文化和姜席堰農耕文化等,將古村落保護與文化、旅游、康養等產業有機結合,有效探索古村落自我造血功能,讓鄉愁味市井味農民味青年味與古韻重顯交相輝映,涌現了一批典型特色示范村。如溪口村結合老街保護改造提升項目修舊如舊,將溪口老街改造成龍南美食街,通過古街店面對外租賃,進一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。該鎮還依托老舊黃鐵礦區和老街,保留紅磚灰瓦的工礦肌理,共建共享民生設施。以市場運維為導向,龍游縣先后實施了山地運動公園、未來鄉村數字生活館、龍南農產品交易倉儲中心等16個項目,累計投資超過3億元。
堅持環境整治與產業培育互促互融,龍游縣有效推進“低小散”對標整治,按照“一企一策、一企一檔”要求,完成全縣126家規下企業的提檔升級,在整治中挖掘當地文化,因地制宜引導和培育特色產業。如社陽鄉打造國藥之鄉,引入“百草園”項目,帶動周邊農戶就業;志棠村依托整治之效引來“金鳳凰”,與中南集團主動對接開展山海協作,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游項目,打通富硒蓮子等農特產品銷售渠道。
小城鎮建設與發展任重而道遠。龍游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書記、局長陳建生表示,下一步,龍游縣將認真踐行“八八戰略”,持續深化小城鎮環境整治和美麗城鎮建設,實干拼搏、奔跑跨越,加快建設“活力綻放、精彩紛呈”的浙西新明珠,沿著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道路闊步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