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堅持捆綁投入加快配套,黨建引領全民參與,全力抓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的精準分類和有效處置,為切實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指數、守護好三峽庫區綠水青山開展了有益探索。
縣城市管理執法局爭取三峽后續規劃政策扶持資金1900萬元,以此撬動社會資本3500萬元參與生活垃圾分類處置。2017年,該縣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建成并投入運行,全縣居民生活垃圾無害化焚燒利用率達到90%。積極爭取國債資金5000萬元,在縣城建設生活垃圾綜合利用中心,對可回收垃圾進行回收利用,確保資金保值增值。目前已完成投資3700萬元,項目建成后每年可處置鋼鐵12000噸、廢紙8100噸、塑料1100噸。配套專項資金3000萬元,按照“五有”(有棚亭、宣傳、容器、封閉、洗手池)標準在縣城建設生活垃圾收集運輸項目。目前一期項目已完工,建成全封閉分類收集點352處,縣城106家公共機構實現全覆蓋,居民區覆蓋率達80%。統籌財政資金900萬元建成垃圾壓縮站和餐廚垃圾處理站。
2021年,該縣在36家公共機構及4個居民小區開展了“定時定點、開袋檢查、破袋投放”生活垃圾“四分類”工作試點,得到群眾好評。當前隨著收集運輸一期項目的竣工使用,“四分類”工作正在全城15萬居民中全面推開。公共機構由各單位負責,居民小區由社區及縣直包片責任單位負責,公共場所由行業主管部門負責,分別做好“四分類”的宣傳引導和日常監管。截至目前,垃圾分類居民參與率已達80%,分類準確率達到40%。全程分類規范收運,按照實際需求配置了分類運輸車輛32臺,統一車身顏色及分類收運標識,對車輛作業信息、行駛軌跡實時監控,同時建立工作臺賬,做好數據統計。對餐廚垃圾按照“集中收運+壓榨脫水+油水分離+干化焚燒”流程進行無害化處理,縣城餐飲企業實現全覆蓋,日處理餐廚垃圾20余噸;醫療及其他有害垃圾運輸至宜昌市統一處置利用;可回收垃圾暫由28家企業分類回收利用;無直接利用價值的其他垃圾集中壓縮后交由華新水泥(秭歸)公司焚燒利用,日處理其他垃圾120噸。
縣垃圾分類工作辦公室定期對各單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督辦,并結合城市管理綜合考核定期通報。今年以來,對工作完成不力和考核排名靠后的1家市場主體和2個社區進行了通報批評和黃旗警示。同時,動員各社區積極爭創“垃圾分類示范社區”并給予資金補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