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精神,重慶市積極行動。近日,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正式發布《重慶市城市河流清水綠岸建設指南》(以下簡稱《建設指南》),全面指導該市系統化實施城市河流“清水綠岸”建設。
據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,《建設指南》是在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主持下,由重慶大學等單位共同編制的,是重慶市“清水綠岸”治理提升工作的重要技術文件。
《建設指南》對重慶市城市河流“清水綠岸”建設的理念導向、主要任務、工作路徑、技術措施進行了系統介紹,涵蓋了城市河流污染整治、生態修復、濱水空間管控及業態引導、洪澇防控等多個方面,主要包括理念篇、操作篇、技術篇、保障篇四個篇章。
在理念篇中,《建設指南》堅持水生態從“人工建設”到“自然修復”、水安全從“硬質堤岸”到“韌性岸線”、濱河空間從“岸城分隔”到“岸城一體”、涉河管理從“九龍治水”到“統籌共治”四大總體理念,提出建設自然潔凈、韌性安全、立體開放、共享共治之河的總體目標,明確加強河流污染整治、推動河流生態修復、強化濱水空間管控及業態引導、完善洪澇防控體系的主要任務。
在操作篇中,細化并明確了城市河流“清水綠岸”建設全過程工作內容,包括河流本底調查、問題診斷、策略制定、工程策劃與實施、管護、監測、反饋與評估等,指導城市河流“清水綠岸”建設參與者在實踐中科學謀劃和高效推進,重點解決對“清水綠岸”建設工作流程不明確、工作內容不清晰、工作成果不全面等問題。
技術篇作為《建設指南》的核心內容,針對“清水綠岸”建設各項任務,從河流污染整治、生態修復、濱水空間管控及業態引導、洪澇防控四個方面,明確提出針對河流不同本底條件及問題的整治、修復及防控策略,以圖示語言細化各項修復及建設技術要點,確保各項技術的可操作性和落地性,重點解決建設過程中技術了解不全面、無法因地制宜及因河施策等問題,全方位提升“清水綠岸”治理水平。
保障篇主要包括投融資模式、政策引導及管理監督檢查三個部分,旨在為“清水綠岸”建設全過程提供全面而有效的資金、政策和管理保障,促進“清水綠岸”建設的長期可持續。
據介紹,此次《建設指南》的發布,將進一步明確城市河流“清水綠岸”建設的底線要求,規范工作流程和細化工作內容,對推動城市河流生態修復治理具有重要意義。